-
摘要: 目的:了解过滤白细胞对制备血浆制品质量影响情况。方法:按是否进行白细胞滤除分为A、B 二组,A组为未去除白细胞组,B组为去除白细胞组。每组均包括新鲜冰冻血浆(FFP)、冷沉淀、浓缩血小板3种血液产品,每种产品各40袋,每组120袋。对二组中各血液产品新鲜冰冻血浆主要进行Ⅷ因子、总蛋白(TP)检测,冷沉淀进行Ⅷ因子、纤维蛋白原(Fbg)检测,浓缩血小板进行pH、血小板含量检测。结果:B组中新鲜冰冻血浆、冷沉淀中的Ⅷ因子含量、浓缩血小板中血小板含量均较A组明显降低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1),总蛋白、Fbg、pH值等指标无明显变化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新鲜冰冻血浆、冷沉淀仍符合相关质量要求,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,浓缩血小板含量低于国家相关标准。结论:为确保血液产品质量,新鲜冰冻血浆、冷沉淀的制备可以应用去白细胞全血作为原料血,对于浓缩血小板制品的制备则不宜采用去白细胞全血进行制备。
-
-
[1] 谢进荣.2006-2009年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11,24(6):502-503.
[2] 罗秋初,徐飞,陈瑞玲.干式速率法快速测定献血者ALT效果评价[J].临床输血与检验,2005,7(1):43-44.
[3] 廖蓉仙,余军民,胡锋华,等. 387名ALT单项不合格献血者情况分析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9,22(7):532-533.
[4] 罗贤瑞.性别、年龄及献血季节与献血者血液ALT的关系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9,22(7):533-534.
[5] 刘正敏,高新谱,李键.血标本存放温度和时间对ALT检测结果的影响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5,18(2):123-125.
[6] 刘李栋,李超,高瑜,等.丙氨酸转移酶血液筛查应用意义的初步探讨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9,22(7):527-530.
[7] 周金荀,史进方,顾国浩,等.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ALT的相关分析[J].苏州大学学报(医学报),2008,28(1):97-102.
[8] 邹文涛,王铁兵,何子毅,等,无偿献血者ALT报废值与NAT-HBV/HCV检测结果分析[J].中国输血杂志, 2008,21(12):930-932.
[9] 季阳,王迅,郑忠伟.重新评估献血者ALT检测的意义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9,22(7):521-522.
[10] 王丽梅,林洪铿,葛卫红.福州地区健康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参考值调查[J].中国输血杂志, 2009,22(7):530-531.
[11] 李伟华,刘玉根,李伍升.郑州地区合格无偿献血者的ALT参考值范围调查[J].中国输血杂志,2005,18(5):417-418.
[12] 王泰瑞,周静宇,陈研,等.南京市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检测结果分析[J].临床血液学杂志, 2010,23(6):354-355.
-
计量
- 文章访问数: 64
- PDF下载数: 131
- 施引文献: 0